贯彻落实四次全会精神·年中看进展|让企业放心干事创业
“入企检查时,有关部门会带着第三方机构的专家来,他们不仅提出存在的问题,还解释依据、明确整改措施,检查反馈的结果让我们很信服。结束后我们可以对机构打分、评价,有意见也可以提出来。”近日,山东省郯城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到郯城丰润粮机配件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监督调研,重点向企业负责人了解职能部门履职情况。
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要求,聚焦吃拿卡要、冷硬横推、违规收费、趋利性执法等严重影响市场秩序问题,督促纠治整改,促进保持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山东省纪检监察机关把整治涉企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作为护航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抓手,聚焦涉企行政执法问题背后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强化监督执纪执法,督促相关部门建章立制、全面系统规范,让企业放心干事、安心发展。
强化部门协同联动,明确重点开展整治
山东省从纪检监察专责监督、行政执法职能监督两个层面,建强协作机制、全面部署推动。省纪委监委机关牵头监督工作,负责督促落实、案件查办、追责问责;省司法厅牵头面上组织实施,负责统筹协调、规范指导、制度治理。在信息沟通、线索移交、措施配合、成果共享等方面,该省建立纪检监察监督与行政执法监督贯通协调机制,合力发现涉企行政执法领域存在的问题,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山东省纪检监察机关分析日常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和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线索,联合司法行政部门梳理涉企行政执法信访及投诉举报,开展线上问卷调查等,整理出一批反映集中的突出问题,纳入整治工作重点。
山东省纪委监委第一监督检查室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在抓好日常监督检查的同时,工作的着力点聚焦在三个方面,即纠治涉企行政执法不规范、不公正,加重企业负担问题;严查贪腐问题,包括执法人员接受企业宴请服务、转嫁消费开支、收受索取财物等;整治执法不严、监管缺位、失职失责等问题。
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7个方面重点问题,抓安全生产、城市管理、交通运输等13个重点领域,盯罚没收入异常增长、行政执法问题严重、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地区……结合当地实际,山东省纪委监委联合司法行政部门从“查、抓、盯”3个层次明确整治重点、制定具体工作方案。
威海市纪委监委联合市司法局对全市近五年涉企行政执法情况开展专题调研,综合行政检查、行政处罚等情况,摸清行政执法的关键环节,结合威海实际,将海洋渔业等纳入整治重点。今年以来,该市纪委监委将收集的海洋渔业等重点领域的涉企行政执法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成立2个检查组,到基层市场监管所开展监督检查,对执法情况进行“解剖麻雀”式体检,发现不具备执法资格人员开展涉企检查、有案不立等问题30余个,督促相关部门抓好整改。
拓展问题线索收集渠道,严查快处突出问题
山东省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开门搞整治,畅通群众反映问题渠道,全面排查涉企行政执法领域问题线索。该省纪委监委筛查12345热线、信访等群众投诉的涉企行政执法问题,建立问题线索台账,逐个核查。济南市纪委监委在企业服务综合智慧平台开设“纪企直通”专栏并公布举报电话,开展企业大走访大调研工作,广泛收集相关问题线索。
同时,山东省纪委监委组织全面起底排查全省涉企行政执法领域问题线索2394件,督促及时复查复核。该省纪委监委建立纪检监察监督与行政执法监督贯通协调机制,在信息沟通、线索移交、措施配合等方面加强协作配合,推动涉企行政执法部门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问题线索274件。
数据赋能、建立模型、对比分析,是山东省纪检监察机关在整治中发现问题线索的重要方式。“省司法厅设计开发、推广运用的‘鲁执法’平台,接入涉企行政执法部门单位相关数据,由执法人员直接填报、企业后台直接评价,已经成为涉企行政执法全流程、数字化监督的重要载体。”山东省纪委监委大数据与技术装备管理中心有关负责同志介绍。
山东省纪委监委按需依规接引“鲁执法”平台数据76万余条,搭建“类案不同罚”“执法人员经商办企业”等9个监督模型,通过比对分析发现疑点数据2.5万条,经初步研判、分析筛选后,分批次转各市纪委监委进一步核查处置。德州市纪委监委探索建立“近五年迁出及注销企业被检查、处罚情况”“小错重罚”等多个数据模型,发现问题线索28条,严查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办案是最有力的监督,山东省纪检监察机关重拳出击、严查快办,查处了一批涉企行政执法典型案件。威海市纪委监委留置了市海洋发展局党组成员、市海洋与渔业监督监察支队支队长宋某等人,重点查清了帮助渔业企业违规获取捕捞指标等问题。今年以来,聚焦涉企行政执法领域,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立案1032人,留置74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26人,移送检察机关65人。
坚持以案促改促治,做好“后半篇文章”
山东省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从整治之初就谋划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做好“后半篇文章”,注重查摆案件背后的制度缺失、管理漏洞和责任缺位,有针对性地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推动整改到位、优化治理。
“我们查处了市场监督管理局某行政执法人员借到企业执法检查之机‘吃拿卡要’问题,针对该案件暴露的问题,我们坚持举一反三,一手抓好警示教育,一手抓实系统治理,从源头上堵塞漏洞。”平度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该市纪委监委督促市场监管局局属20个队所及时召开警示教育会,并在会上通报相关违纪问题,以身边人、身边事教育警醒党员领导干部。
针对案件暴露出的监管缺位等问题,平度市纪委监委推动市司法局、市场监管局等职能部门完善行政执法“不罚”“轻罚”事项清单,并建立全市行政执法“一本账”,实现行政处罚裁量情形具体化、规范化。同时,为避免涉企行政执法过多过频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该市纪委监委推动制定涉企行政检查“综合查一次”工作方案,统筹执法计划、细化免罚轻罚标准,推动建立涵盖24个领域、355条具体内容的行政执法“不罚”“轻罚”事项清单。
今年以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针对涉企行政执法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135份,督促职能部门全面排查问题3876个、纠正违规执法问题2187个,推动健全完善制度897个,退还企业群众涉案财物341.36万元。
在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推动下,相关部门完善制度规定、规范执法行为,创新检查方式、提升执法效能。该省纪委监委推动相关部门印发《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21条涉企行政检查举措。今年以来,全省累计扫码入企检查22万余次,通过联合检查等方式为企业压减检查2.2万次。
省司法厅制定446项涉企行政检查法定事项,推动“清单之外无检查”;省政府办公厅牵头省司法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市场监管局、省大数据局等部门建设全省涉企行政检查平台,实现全省涉企行政检查“一张网”;省市场监管局等部门推行“事前备案、计划匹配、扫码入企、全程记录、事后评价”工作模式,让涉企行政执法在阳光下进行……一条条硬杠杠、实举措,从源头上解决入企检查次数多、处罚裁量基准不统一、利用执法权设置障碍刁难企业甚至索取财物等问题,让营商环境持续向好。(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刘德凤 通讯员 陈俊洁)